张发奎(1896年 - 1980年3月10日),字向华,又名逸斌。广东省始兴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北伐时期名将,中共在八一南昌兵变的军队为其部下。抗战时,先指挥淞沪抗战,后来任四战区司令,日军称张部军队为铁军畏惧与张部作战。1949年后居于香港。
张发奎八岁入读私塾,后辍学,到广州成学徒,之后当兵。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次年升入武昌陆军中学。1915年毕业回粤于粤军中任职,曾任孙中山待卫。至1922年累升至粤军第一师营长。1923年与陈炯明作战,任团长。1925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初任独立旅旅长,后任第十二师师长。
北伐
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张率部到湖南,在汀泗桥、贺胜桥连创吴佩孚;第四军因而得“铁军”之称,张被称为“铁军英雄”。攻克武汉后,第十二师在1927年扩编为第四军,张兼任副军长。1927年4月出现宁汉分裂,张发奎拥护武汉汪精卫。被武汉任为第四军军长,兼任由原四军十师扩成的第十一军军长。同月下旬宁汉双方继续分头北伐,张率第四军、十一军于河南大败张作霖奉军主力。6月回到武汉,升任武汉任命之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并且准备讨伐
蒋介石。7月初宁汉开始合流。张发奎部下不少人为共产党人,但张一直未曾大力反共;直至7月中才决心清共。7月30日张发奎在庐山与汪精卫、孙科等宣布进行分共。8月1日,张的部下,由共产党控制之十一军二十四师(
叶挺)、新编二十军(
贺龙)在南昌发动兵变。张即以其余部,包括四军(军长
黄琪翔)十二师(缪培南)、四军二十五师(李汉魂)、十一军二十六师(许长志)前往南昌讨伐。但之后张没有力追叶挺及贺龙至潮梅一带,而是带兵到广州。11月17日,张发奎乘
李济深离粤,与黄琪翔联合李福林在广州发动政变,驱赶在广东的桂系,拥护汪精卫。12月11日,张部下之共产党人,参谋长兼教导团长叶剑英(时为地下共产党人)及张太雷、叶挺等,在苏联领事支持下发动广州暴动。张发奎仓皇离开广州,以时驻广州外的三个师,联合李福林的第五军镇压。张因事件受舆论压力,被迫通电下野。
1929年3月,蒋介石与桂系因编遣问题爆发蒋桂战争。张发奎回国,任第四师师长,初期讨伐桂系,后来联合桂系反蒋。但是在广州附近被击败,退回广西。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再以第四军名义,联合桂系反蒋,从广西攻占长沙,但为陈铭枢从后切断而败退。之后张发奎淡出军政,只保留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职衔。
抗战及以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请缨率旧部到东北抗日未果。后出国宣传抗日。至1935年回中国。1936年任“闽浙皖赣边区清剿总指挥”。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正式爆发,张于8月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在上海为右翼军指挥,在淞沪会战中抗战至12月,方从杭州撤退。1938年参加保卫武汉。1939年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抗战。1944年日军为打开大陆桥,攻陷桂林、柳州及南宁。同年11月,四战区长官部因后方情报员误译,被美轰炸机误炸烧为平地。张本人得幸免,但手下三名将官、八员上校、数百名军官葬身火海,重要物资亦全部失去。1945年,国民革命军编成四个方面军,准备对日本反攻。张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驻桂西。次年发动反攻,收复南宁、柳州,并于8月初向广州进军,准备在8月中向广州总攻。
日军8月15日宣投降后,广州光复,张发奎任广州、香港、海南地区受降官。9月16日在广州接受田中久一投降。1946年任广州行营主任。次年冬去职,转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1月蒋介石下台后,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3月改任陆军总司令。6月底辞职,到香港定居。张发奎在香港初期曾得美国资助,组织不同蒋介石、共产党的第三势力。后来亦曾任客家人组织“崇正总会”会长。张一直拒绝到国民政府任职,也未返回大陆。1980年张发奎病逝香港。蒋经国下总统府褒扬令,称张发奎“安内攘外,屡著勋劳,执节怀忠,拥护国策”。张的老部下叶剑英亦发出唁电。
2005年9月2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爱国名将张发奎文物史料展览,展出有关勋章、委任状、手稿等,其中还有他亲笔书写的《前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