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1885年-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籍江苏,广西苍梧出生。民国年代中国军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于黄埔军校任教,北伐期间协助蒋介石在广东清党,之后又多次反蒋,曾于福建事变时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脱离蒋介石之中国国民党,另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教育至黄埔
李济深曾在梧州中学堂读书,是胡汉民的学生。后转学广东黄埔两广将弁学堂(后更名为两广陆军中学),与邓铿为同学。之后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北京陆军大学)。1912年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北伐军第二十二师参谋长;次年陆军大学复课,毕业后留校任教。1920年应邓铿之邀,任陈炯明建国粤军第一师参谋长。邓铿被杀后,梁鸿楷继任,不久,李继任第一师师长。1922年冬参与策动粤军反戈驱逐陈炯明。1923年任梧州西江善后处长,曾动员李宗仁、黄绍竑加入国民党;有“半个桂系”之称。 1924年黄埔建校,李济深任教练部少将主任。1925年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建国粤军第一师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上将军长。第四军之下辖两个师及一个独立团。
北伐至清党
1926年,北伐开始,李济深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留守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 1927年4月宁汉分裂之际,李济深到上海参加蒋介石在上海召开的会议,返回广州后展开清党,是为“广州四一五事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李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第八路军总指挥(由第四军扩编)。同年8月共产党在南昌发动南昌兵变,李派大军到潮、梅一带镇压。
闽变至抗战
1929年3月蒋介石和桂系爆发蒋桂战争,李济深被蒋介石扣留在汤山,并被永远开除党籍。广东则为李济深原部下,拥蒋的陈济棠所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才被释放并恢复党籍。1933年联合方鼎英、陈铭枢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拥胡反蒋,抗共抗日,再被南京开除党籍。同年11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兵变(称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提出与共党合作,反蒋抗日。李被选为政府主席及军委主席。闽变事败后,李出走香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撤销对李济深的通缉,任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桂林行营主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1944年8月,乘湖南战局危急,暗通美国顾问史迪威,密谋另立政府,迫蒋下野。1945年,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内战至民革
1947年3月,李济深在香港发表《对时局意见》,号召国民党内人士“站出来改正反动派错误”,再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龄为荣誉主席,李济深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原国民党被推为委员。同年5月,赴东北解放区。9月,到北平参加中共发起第一次政协会议。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在1954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9年病逝。
李济深有子女多人,当中李沛文为民革领导人,政协委员。李沛文1985年死后,由其弟李沛瑶代替。李沛瑶后任民革主席,人大副委员长,于1996年被其警卫战士张金龙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