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鐵九廣鐵路英段通車(1910年) |
进入贴吧参与讨论 |
|
Http://www.uname.cn 2006-11-15 18:31:00 点击数:
双击滚动 |
关键字:1001 |
|
|
九广铁路,或称广九铁路(英文:Kowloon-Canton Railway,简称:KCR),始建于1906年,1910年通车,是连接香港九龙市区、新界各新市镇以及中国大陆的铁路系统,也是连接九龙及广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分为2部份,即中国境内的华段及香港境内的英段(当时香港是英国殖民地),路轨等基建设施分两地管理。曾因二战及后来中国大陆政治动荡而中断,来往两地的长途客车于1979年才恢复行走。 路段由两间不同公司营运,分别是广深铁路集团营运的广深铁路(原华段)及九广铁路公司营运的东铁(原英段)。在香港,「九广铁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广铁路──英段」,现在这个已成为「九广铁路」的狭义,而其广义则代表九广铁路公司在香港营运的所有铁路网。九广铁路已开拓西铁及马铁在内的多个新市镇铁路路线。 十九世纪末,因香港及广州贸易频繁,港英政府与当时的满清政府商议兴建连接香港与广州的铁路。1898年,香港政府与当时的清政府达成协议,兴建一条连接九龙与广州的铁路,专营权归英方所有。而铁路按地域分成中英两段,分别由中、英两国政府负责兴建。 1905年9月,香港立法局通过兴建九广铁路后,香港政府便开始研究定线,并派出一班英国工程人员负责铁路测量工作。 当时九广铁路英段有2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尖沙咀直接向北,穿越笔架山,然后沿城门河及吐露港海岸到达边境。这个方案的好处是能够经过当时新界的行政中心大埔,但缺点是需要开凿长达2.4公里的笔架山隧道。另一个方案是由尖沙咀向西北沿海岸而行,经过荃湾及青山湾海岸,再北上屯门及元朗到达边境。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只须开凿数条较短的隧道,技术上较首方案简单得多,可是这个定线所经之处比较荒芜,而且定线也较首方案为长。因此,香港政府最后接纳第一个方案。 1906年,全长35.4公里的英段开始动工,而全长143.2公里的华段亦于1907年展开建筑工程,满清政府更邀得中国铁路专家詹天佑成为华段的总工程师。九广铁路英段兴建初期使用了轨距为610毫米的路轨,但工程中途便全面改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标准路轨。工程需要兴建不少桥梁和基堤,以及5条隧道,当中包括最长的笔架山隧道。这条隧道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庞大的工程,花了3年时间才完工。由于当时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工程期间有超过50名工人死于隧道内。 1910年10月1日,耗资130万英镑的九广铁路英段落成启用。启用仪式原本由两广总督和香港总督在罗湖主持,但由于中方最后决定派出次一级的官员,英方最后也只派出香港辅政司主持启用仪式。当时英段属单线系统,火车由蒸气机车拖动,车站则包括尖沙咀站、油麻地站、沙田站、大埔站(其后改称大埔滘站)及粉岭站5个车站,同年增设大埔墟旗站。另一方面,由于尖沙咀车站尚未完工,所以在1913年之前,临时总站设于疏利士巴利道。 1911年10月5日,来往香港与广州的直通车正式投入服务。 |
|
|
|
|
|
|
|
上述资料仅供参考,如果发现我们的数据有遗漏之处请告诉我们! 参与讨论和修订资料 |
【返回上页】【发给好友】【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