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邓子恢(1896年8月—1972年12月10日),中国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干部,农业政策专家。又名绍箕,1896年8月生于福建省龙岩县,1917年2月赴日本就读于东亚补习学校,1918年4月归国。1925年在闽西参加红色革命活动,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任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长,参与领导闽西暴动,担任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总指挥为张鼎丞)。1930年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共和国政府财政部部长。红军长征时期,留在赣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6年春任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1949年3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2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南财经委员会主任。
1953年1月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在主管农业时期,对毛泽东的过激农业合作化政策有所抵制。是中共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1964年12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
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
邓子恢有妻子陈兰,儿子邓淮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