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湖南长沙人,是中国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生平
1912年入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便是徐特立。1917年随舅父易象(民国初年曾任湖南省政厅厅长)去日本,最初学海军,后来改学教育,进日本东京高琪师范学校,热心于戏剧,和郭沫若、左舜生、张资平等结为挚友。
1920年因易象在长沙被刺,回国,第二年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和妻易漱瑜创办《南国月刊》,发表剧作。1925年,田汉创办“南国社”,拍摄了由他编剧的电影《到民间去》。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曾短期在中国国民党总政治部宣传处工作,负责电影戏剧方面事务。1928年,扩大“南国社”,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并成立南国艺术学院。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经瞿秋白主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途中被国民党当局拘捕,歌词写在香烟盒上交予聂耳谱曲。
1937年作《四季歌》、《天涯歌女》歌词,为《马路天使》的主题曲,次年与安娥结婚。1941年在大后方桂林组建新中国剧社。
1949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田汉被“专政”,先是关押于秦城监狱,后因糖尿病、尿毒症和冠心病一起发作,于1968年去世。他死后,只有儿子田大畏被告知。有军方人士对他宣布:“田汉死了,罪大恶极”,吓得他连骨灰都不敢取回,其他亲友均不知情。
1970年中国大陆大规模地批斗田汉、周扬、夏衍、阳翰笙“四条汉子”。因此,他在1975年被以“组织”的名义宣布为“叛徒”,并被“永远开除党籍”。从此,中国大陆不能再唱他作词的歌曲,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或启用新歌词《继续革命的战歌》。群众集会,也只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1979年,原中央专案组对田汉的“结论”被推翻,田汉得到平反。1979年4月25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来的追悼会。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成就
田汉一生从事于文艺事业,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话剧代表作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武则天》、《江汉渔歌》、《白蛇传》、《金鳞记》、《西厢记》、《谢瑶环》等。《关汉卿》代表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田汉还是中国海军史专家。“主炮晾衣”之说实际就是出自田汉在抗日战争期间于《整建月刊》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海军史论文“关于中国海军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