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于洋(1930.10.4-) ,原名于延江,男,演员、导演。祖籍山东龙口市。中国影视演员、导演。主要作品有《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2010年10月16日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人物简介
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
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
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
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
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
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
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人物生平
于洋是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六岁那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这突来的天灾人祸,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
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1945年,东北人民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获得解放,也掀开了于洋生活中崭新的一页: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厂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两年多的战斗生活对自己日后的电影表演,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做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
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很多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长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来。这种学习,成为于洋艺术上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于洋从蓝马的表演中深切地悟出了什么是内在的真挚,认识到演员创作中应该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在表演;演员要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动作打动观众,而不要搞虚假的卖弄。此后,于洋便执着地追求着那种在生活中寻找表演依据,带着真情实感去刻画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3)中黛乌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次可喜尝试。黛乌是一位苗族青年,边寨的联防队长。于洋以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这位勇敢、顽强、纯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
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集中学习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如果说,从前他是在广泛的学习和探索中走过来的,那么这次学习,带给他一次运用理论系统地总结自己过去艺术上成败得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在电影学院表训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1958)中塑造的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活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飞越天险》(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 《暴风骤雨》(1961)等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风骤雨》中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上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1964年,于洋参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摄。这部影片表现大革命前后几个知识分子所走的不同道路,于洋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绶。这个人物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靳恭绶这个人物对于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的遭遇和经历,使于洋联想到自己从一个逃荒的穷孩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从而加深了对角色的理解。于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脉络、个性和特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靳恭绶在市场上初逢赵老师,思想上受到启蒙后,那种外静内动的神情;为维护正义,他鲁莽地对结拜弟兄挥以老拳的愤激行为;为了追求崇高的信仰,他与女友不欢而别时的率直举动……。这些戏,他都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影片摄制完成后,还没来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部影片包括于洋所塑造的靳恭绶的形象,也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影片才同观众见面,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于洋在中止了一段银幕形象创作后,曾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
于洋除继续担任演员外,开始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万里征途》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是1977年摄制的一部表现工业支援农业题材的影片。《戴手铐的旅客》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近几年来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表现在十年动乱中,不计个人安危、坚守自己岗位的公安干部的事迹。于洋把这部影片处理成正剧,描绘了刘杰、王丰年、魏子恒、魏小明等几个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公安干部的形象。“桥头会面”、“街头闹市”“列车追踪”几场戏的处理都较有时代特点,“冲冲冲”、“杀杀杀”的背景歌声,买卖东西时的语录问答,水泄不通的列车中混乱、嘈杂的情景和拷问的场面,把人们带回十年动乱那特定的年代。但影片也存在个别情节不够真实,为打斗而打斗的不足之处。做为影片的主要演员,于洋塑造的刘杰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演出影片
1947:留下他打老蒋
1949:桥、中华女儿
1950:卫国保家
1951:走向新中国
1952:葡萄熟了的时候
1954: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5:怒海轻骑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胆 山里的人
1959:飞越天险 矿灯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粮食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风骤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红的年代 侦察兵
1975:第二个春天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
1989:女贼
1993:大海风 导演故事片
1977:万里征途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与杨静合作)
1984:骑士的荣誉(与德勒格尔玛合作)
1985:驼峰上的爱(与杨静合作)
1987:孤帆远影
1993:大海风
2003:惊涛骇浪
荣誉奖项
渡江战役纪念章。
2010年10月16日获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晚年生活
2009年已经年近八旬的于洋,看起来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于洋说:“我们这代人最爱说‘活一天,做一天’。尽我所能帮助青年人,做点补充性的工作,我就从心里高兴。”他习惯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非常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做事。于老有一颗包容心,逢年过节,还到失足青少年教育学校,和他们在一起座谈,讲一讲心里话。
搞艺术的人容易激动,进入老年更需要心静,“看到年轻人哪一点做得好,我就很振奋。如果遇见我喜欢的年轻人,有时都想流泪,我看到了一种希望。”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追求,他坚持的是孺子牛精神,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愉快和安慰。他从不做广告,他认为,拍了一辈子电影,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这些形象代表的民族电影和民族文化,不属于他个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