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008年3月 至今 | |
---|---|
2005年2月 至 2008年3月 | |
性别: | 男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籍贯: | 中国山西 |
出生: | 1945年3月 山西省大同 |
学历 | |
经历 | |
李毅中(1945年3月- ),中国山西大同人;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
1966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李毅中曾一直从事与石油有关的工作。他首先被分配到“山东胜利炼油厂”工作;用了不到八年的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工人被一步步提拔为“胜利炼油厂”的厂长;期间历任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
1984年12月,李毅中出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齐鲁石化公司经理;三年后,晋升为中国石化的副总经理。1997年至1998年间,在短暂出任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后;1998年4月,李毅中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兼党组书记;两年后又出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2003年4月1日,因工作调动而辞职[2]。
已经具有多年大型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李毅中,于2002年11月正式入选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就显示出他将会出任重要的职务。果然,在次年3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议会,决定成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来管理中央所属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李毅中很快就被任命为该机构的中共党委书记、副主任;在主持国资委党委工作的同时,分管业绩考核局、统计评价局、以及产权管理局。由此,他正式进入政府部门工作[3]。
有意思的是,有很多和李毅中同时代的中共官员,都具有石油工作的背景;比如,吴仪、周永康、田成平等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生产安全一直是一个令政府头疼的问题。2004年,中国的GDP达到13.6万亿元;但同时,也因为各类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有13.67万人,平均1亿GDP就要付出一个生命为代价;仅因煤矿事故死亡的人数就有6027个,扎[4]。于是,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决定将原本属于副部级单位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级为正部级单位,并更名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奉命出任这个改组后的新机构的第一任局长。
即便这样,中国的矿难依然不断。每当有矿难发生,已年过花甲的李毅中都要亲赴现场,被媒体称为“救火队长”[5]。李毅中以他60岁之躯冲锋陷阵,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悲情与悲壮,更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是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而辞职后,李毅中深感压力巨大;因为中国的安全生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一次主管安全工作的地市级别干部培训会上,李毅中对在场官员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基层,不能单靠他这个局长”。然后,他向这些地方官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
“人死了,不是几十、几百的统计数字。数字是冰冷的,可是这些人也是有家庭、有父母的,我们做工作多想想这些家庭吧。”[6]
五年前,李毅中被任命为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是因为一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通过。而五年后的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通过了另一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并将原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等机构纳入其下。李毅中再获重用,被任命为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任部长。
首任 (新设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2008年3月- | 继任: — |
首任 (新设机构)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2005年2月-2008年3月 | 继任: 王君 |
首任 (新成立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2月-2003年4月 | 继任: 陈同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