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锋,纪录片导演。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黎小锋国籍中国民族江西萍乡人 职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代表作品《遍地乌金》,《我最后的秘密》,《无定河》折叠编辑本段研究方向为纪录片创作研究,影视理论研究。2012年秋季学期~2013年春季学期访学于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1 《遍地乌金》,2011年,导演,摄影,138分钟;获中国独立影像展"年度十佳纪录片"(2011年);获北京独立影像展纪录片单元最高奖"独立精神奖"(2012年);入围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2011年);入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单元(2013年);入选云之南影像展特别展映单元(2013年);入选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展闭幕影片(2012年),等等2 《我最后的秘密》,2008年,导演,摄影,90分钟;入围第9届韩国全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入围第15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亚洲纪录片单元;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年度十优纪录片";获中国独立影像展 "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学院奖"特等奖;参展伦敦万象电影节,云之南影像展,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重庆民间映像交流展,等等;播放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及两岸三地多个电视频道;受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纽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影像巡展,已正式发行DVD,等等;3 《无定河》(中文版),2007年,110分钟,导演,摄影,获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参展纽约-上海REEICHIAN纪录片双年展;柏林Hotshots亚洲电影节;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等等; 《蹬三轮车的父亲》(日文版),入选NHK国际高清项目"新的中国人"系列;4 《夜行人》,2005年,导演,摄影,90分钟;入围第20届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国际竞赛"单元;入选第8届台北电影节"全球华人影像精选"单元,柏林"Flyer:Madein China",法国Shadows电影节;获首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自然纪录片杯"奖项,等等;5 《打春锣的人》,2001年,33分钟,导演、摄影、剪辑。获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纪录片奖"。折叠编辑本段出版著作1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出版号ISBN:987-7-5608-4963-8;2《纪录片创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2006版。出版号ISBN:7-81095-984-0/G.506;3 《美国电影综览》,北京出版社,第一作者,2004年版,出版号,ISBN7-200-05089-X;4 《20世纪电影》,吉林美术出版社,第一作者,2003年版,ISBN7-5386-1376-5。5《当代中国纪录片的方法焦虑》,2012年第5期,《电影艺术》,出版号,ISSN:0257-0181;6 《"直接电影"的伦理问题》,2012年第2期,《新闻大学》,出版号,ISSN:1006-1460;7《壁上观世相:"直接电影"在中国的嬗变》,2011年第1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ISSN1002-6142;8 《"直接电影"的当代困境》,2009年第6期,《电影艺术》,出版号ISSN:0257-01819 《镜子边缘的苍蝇:三部纪录片的创作札记》,2008年第6期,《电影艺术》出版号ISSN:0257-018110 《他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纪录片"遍地乌金"创作札记》,2012年第2期,《新世纪剧坛》;11《纪录片:空间与时间的辩证》,2012年第3期,《艺术广角》;12《纪录片,请少些功利》,2011年第49期,《新民周刊》13《"直接"打造的纪录关系》,3万字,载论文集《真实的风景》,p356-p385,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年,出版号ISBN:978-7-80716-773-0;14 《"春锣"的余响》,载论文集《电影的青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9年9月,论文集,出版号ISBN:978-7-303-10073-615《诗人怀斯曼》,《南方周末》,2007年5月10;16 《纪录,是对现实的隐喻》,《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出版号ISSN:0257-0181;17 《呈现与并置:谈纪录片人的立场与观点》,《传播学研究集刊》,2006年第4期,出版号ISBN7-5325-4492-3;18 《潮闷中的雨意:第8届上海电影节"新人奖"获奖作品评述》,《电影》,2005年第8期,出版号ISSN:1671-2528;19 《布努艾尔及其作品》,《电影》,2004年第1期,出版号ISSN:1671-2528;20《阿隆-雷乃及其作品》,《电影》,2003年第9期,出版号ISSN:1671-2528;21 《纪录,是一种协作》,《电影艺术》(黎小锋,贾恺),2003年第4期,出版号ISSN:0257-0181等等(除特别注明外,以上论文皆为唯一作者)折叠编辑本段主持课题1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课题《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美学"返视"与价值重构》,2011年;2 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2006年,2008年1月结项;3 主持上海市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主题专场《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2010年11月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