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1933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 戚发轫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33年 职业:
简介
戚发轫,1933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和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原院长,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
中国第一艘神舟飞船上天,是20世纪末最值得国人骄傲与自豪的辉煌篇章之一;中国航天员乘飞船太空遨翔,将是21世纪初中华民族实现千古飞天梦更为灿烂与辉煌的壮丽史诗。谱写这气势恢弘诗篇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者们。
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这位从20世纪70年代就因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崭露头角的航天功臣,如今正以神来之笔,在太空挥毫泼墨,描绘着新世纪的飞天图画。[1]
叙述
花甲之年执“神舟”帅印
戚发轫,我国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戚发轫自1957年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的40年间,不仅亲自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过东方红二号、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还亲自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1992年,他走马上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
飞船总设计师,一个外人眼中光环笼罩的职位。可是有谁能够想到这项工作背后的艰辛!
当上级领导让他从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到飞船总设计师时,他对以前的岗位竟有些难以割舍。因为自1968年开始,他是亲眼看着我国的通信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使其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从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到“东方红”二号甲到“东方红”三号,设计寿命越来越长,通信容量越来越大,技术上不断上台阶。研制的过程中,他和他的研制队伍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他的留恋也有一点“私心”:已是59岁的年龄,还要像年轻人一般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学习新东西吗?造飞船不同于搞卫星,要胜任总设计师的天职,要绕过一系列的“关口”。此外,载人航天的风险显而易见,担当重任首先就要具备能够坦然面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戚发轫为此有些犹豫。
不过,与以往历次接受新任务、转换新角色一样,想到组织的信任,他执掌起了飞船设计的帅印。在临近花甲之年,戚发轫步入了人生又一个需要探索的新天地——研制飞船。[1]
成绩
厚积薄发 多年功力一朝显现
1957年,出北航校园的戚发轫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五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神秘之色包裹了这些特殊的人。可导弹比他们本人更神秘。为了揭开导弹头上神秘的面纱,钱学森院长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一群纯粹的门外汉,被前行的战车牵引着拉进了导弹研究的大门。从此,戚发轫就身不由己地成了航天事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添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意气风发的戚发轫参与了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研制工作。
1966年,因承担“两弹结合”任务而进入酒泉发射场的戚发轫,在戈壁荒原上一连奋战了5个月。这年10月底,他们终于盼来了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发射的时刻。那天上午,伴随着一声巨响,离弦之箭准确命中目标,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搞过导弹之后,戚发轫又参与了我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设计。正当他打算在火箭研制的天地大干一番之时,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把他和另外17人(被人称为“航天18勇士”)调往新成立的研制卫星的研究院,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968年,戚发轫的工作正式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并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此后,他当过多颗通信卫星的总设计师,直到担任飞船总设计师。
没有刻意追求,中国航天史上更是共和国的历史上,许多的“第一”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戚发轫的生命中: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都让他给赶上了。
有人开玩笑,说这些“第一”写在他的生命中,与他的名字有关。“发轫”,字典里这样解释:“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有着如此寓意的名字,融进了我们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辉煌。
呕心沥血 铸光彩“神舟”
几年来戚发轫一刻也没有停止对飞船研制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到神舟四号飞船,凡是能被人预想出来的万一会出现的问题,戚发轫都要求设计人员千方百计去发现和寻找,有时就像大海捞针,但他却从不言放弃。
早在1999年11月发射试验飞船之前,在有人提出“火箭升空到一定高度工作结束,该与飞船分离的时候,万一分不开咋办”的问题后,工程总体部门就要求飞船上再增加一项能让航天员手控发送分离指令的功能,以对付这个万一。这个指令要从飞船送到火箭上,还要有独立的电源来支持,牵扯的问题比较多,解决起来很是棘手,当一些人带着抱怨情绪议论纷纷时,戚发轫果断地宣布:只要是为保成功,保航天员安全,一个字:干!
夫妻情深 共飞天梦想
新世纪之初,“神舟”二号飞船开始了新的太空之旅。2001年1月10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电视、报刊、广播、网站一齐发布着这样的新闻:“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对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造好这艘飞船,戚发轫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与情感上的煎熬。
以前,是家庭的支持,让戚总开足马力驰骋在通往太空的大道上。经常晚下班,经常不回家。
“做航天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戚总常常这样说。他为常常不能在家陪伴妻子、儿女而深感愧疚。好在爽快、贤慧的妻子老姜,对一生埋头在航天事业里的丈夫已经“修炼”到了习惯加理解的境界。老姜的心愿就是戚总能有时间和她一起在家吃饭。
在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之前,老姜参加了由总师夫人们组成的“支前代表团”到了酒泉发射基地参观,在那里充分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更能理解了身在前方的丈夫的艰辛。那一次,老姜动情地对戚发轫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早日将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自此,这个愿望就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
然而,美丽的心愿未了,老姜就病倒了。在戚发轫为第二次发射飞船进入发射场时,老姜的肺癌已到了晚期。进场之前,他是白天忙任务,夜晚上医院,哪头也不能耽误。这样没日没夜地转下来,一下子憔悴了许多。一边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一边是亲人流露的期待目光,自己同时还在受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折磨,戚总把所有的压力与苦楚一同默默地承受下来。
就在第二艘“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后不久,相濡以沫的老伴终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失去了相随相伴的爱人,戚总悲痛欲绝。
这以后,他化悲痛为力量,对工作更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飞天路上 “神舟”号一波三折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之后,有专家又发现一个不安全因素:在进行大气层外救生时,由于运载火箭燃料未用尽,而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又不够,有可能造成空中“追尾”事故。万一爆炸,可能直接危及飞船与航天员的安全。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就要增加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戚发轫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对飞行程序、飞行软件等进行修改,竭力阻止火箭与飞船在空中“接吻”。
几年来,戚发轫和他的同事们为增强飞船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绞尽了脑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半点不敢懈怠。排除各种疑虑,使航天员有了更平安出征的保证。
令戚发轫深感欣慰的是,从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至今,四艘无人飞船已相继经受了太空的洗礼,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新的跨越,航天员“一步登天”的天梯,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搭建完成。站在这个直入云端的天梯前面,他已经为航天员准备好了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放心飞吧,你们一定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