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狄娜(原名梁帼馨,1945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六、七十年代香港影星,一生充满传奇,有“奇女子”之称,“狄娜”这个艺名乃依当时香港的文化习惯由洋名“Tina”译音而得。狄娜生于广东兴宁,籍贯广东新会。1962年,狄娜加入影坛,以性感造型拍摄过多部电影,包括《七擒七纵七色狼》、《大军阀》等。后来息影后转到中国大陆发展航天及人造卫星事业。
狄娜也被称为“香江才女”,凭借出众的口才,特别的声线,高贵的打扮,与白韵琴、俞琤、林燕妮等并列为香港才女。
1970年代狄娜弃影从商欠下巨额债务,1974年为躲避债务返回内地并研读马克思理论,同时宣布自己破産,成为香港史上第一位宣布破产的人士,以‘无産阶级’姿态参与文革,四年内还清所有债务,此举当年轰动香港;2008年,狄娜在接受香港有线电视《神州穿梭》采访时初次透露六十年代为中共搜集情报,到后期与不少内地高官商人的关系异常密切,经常进出“中南海”和“北京航天城”,也使其蒙上了神秘传奇的色彩。因她在中国大陆投资经商的事迹,与中国领导层的关系也一直都是衆人焦点。
狄娜父亲梁锡洪,二十多岁时已当律师,大学教授和广东省税务局副局长。他跟女儿相处不到一年,1950年因病跟妻女分离,1954年去世。 梁锡洪与妻子在香港结婚。梁帼馨的母亲是番禺人,祖先是明末武将,不愿降清而到番禺开村,就是番禺石狮头陈家村。她母亲在梅县怀了她,抗战胜利后回广州时,就在馨宁县诞下她,故名有“馨”字——但查梅县至广州一路,只有“兴宁”而未见“馨宁”,故“馨”字是取转音之意,或是另有意思,待考——而“帼”字,她猜想是“巾帼”之意。 她的祖父当年为新会其中一名大地主,有子十一,但除了四子锡炎和锡洪外,其余皆早夭。
自小就喜欢历史、汉学、古书的狄娜思想十分敏捷。她认为,父亲打开她认识古书和好读书之门,并教她做人要有理想,还有爱国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思想都感染了她。她的五舅父临终时,曾向她忆述她父亲的看相本领:前者会在1955年沦为乞丐,而自己的女儿可在政治舞台一展身手,两件事后来都应验,使她相信看相风水等道,并认为可用科学解释。
1956年,十岁,在澳门圣罗撒女子学校过了三年寄宿生活,因为老师一次扣分,令她无法保持考试第一名的位置,感到不公平而逃离学校,之后回到香港,跟母亲同住。其后三年曾在三家女子名校念过书,但因后来拍摄性感电影,校方引以为耻,双方关系也转差。1961年中学毕业。
1962年时,她被当时的泰国首相沙立·他那叻元帅(Sarit Dhanarajata)的弟弟追求。他为了得到芳心,就设计拍电影,请她拍戏。由于沙立·他那叻本身是银行家出身,使狄娜能够认识不少政治人物。当她初到曼谷时,看到机场欢迎她这个并未演出过的“大明星”的群众,令她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不少疑问,成为日后左倾的远因。2008年,狄娜接受香港有线电视新闻节目《神州穿梭》的专访,席间,谈及对中国大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感想时,其首次承认在泰国拍戏期间,利用周旋于各国领袖之便,为中共收集情报,并称自己第一部电影就饰演“女间谍”,而现实中已经正在做“间谍”。 狄娜在泰国拍了两部电影,1965年回港,加入国泰电影有限公司机构,锋头一时无两,是同期最得令的女星。到了1960年代末,粤语片式微,但狄娜仍被片商力邀拍片,她考虑到不少电影工作人员的生计,于是答应复出。
1972年,狄娜加入香港无线电视,主持介绍首轮电影的电视节目《蒙太奇》,节目收视和反映都甚佳,让其成为无线电视的当家台柱。
1980年,狄娜为香港亚洲电视的前身香港丽的电视主持历史节目“细说当年”。
1970年代初,受左倾思想影响,狄娜开始萌生北上回国的念头。1972年冬,当时驻香港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开始联络狄娜,并保持来往。其时,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红红火火,让狄娜体会大公无私,不怕牺牲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于是在新华社帮助下,狄娜自己也开始低调回大陆视察。她后来回想,如果没有婚姻,她或者已回去大陆生活,为国家效力。1973年,她公开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并要求回大陆“当螺丝钉”,贡献己力,但被驻港新华社人员劝阻。不过翌年狄娜申请破产,她自己表示此举目的是“表示与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决裂”,要当无产阶级战士。此前坊间却流传其负债两亿多港元的消息,但后来只用了4年便迅速还清所有债务。然而当年审批案件的破产官,现时却成为她旗下企业的财务总监。
狄娜利用三年时间,钻研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此间,狄娜开始与中国官方打交道,从基层到高官,狄娜都拥有一定的人际脉络,并运用自身海外的关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效力,帮忙促成中国融入国际社会。1977年至1979年期间,狄娜先后多次为中共政府奔波,包括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交,并促进双方文化及经贸交流;参与中外军事交流和武器生意。后来她经商,范围颇广。
狄娜息影之后,转攻中国大陆的航天事业。70至80年代,狄娜先到内地发展航天事业,为内地机场建立导航系统,到八十年代末,大陆绝大多数城市的机场都采用狄娜旗下公司的卫星导航系统。90年代,开始参与人造卫星业务。近年她参与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计划。
2005年,她再回到香港主持电视历史节目《百年中国》,其中批评近代清宫片歪曲历史,将清朝的皇帝描写成拥有丰功伟业,汉满一视同仁的千载明君,企图令人以为完全并无发生过清寇入关残害汉人的事例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比起日本侵华的南京大屠杀残暴程度更大的屠杀,而且之后更大兴文字狱,滥杀文人,诛连九族。并指出在当时汉人眼中,清朝皇帝并不是什么“千载明君”,而是暴君。然后引用清末满人“宁卖国予外人,不轻易与家奴。”的言论。继而引述部分华侨认为歪曲历史的清宫片,应该不是汉人所投资,可能是满族后人在改革开放后赚了钱,投资影片来为满清招魂。以上在节目中尖锐的观点,对历史的批判,引起轩然大波,其中包括不满自己祖先因对汉人的残害而受批评的满人后代。之后,她又在2006年度香港小姐竞选担任评判和主持。
2007年无线电视购入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大国崛起》,继续由狄娜出任节目主持并分文不收,在节目中,她对香港及中国大陆作出不少赞扬或批评,以及过往参与跨国顾问时的经验及心得。当中在《大国崛起》的第一集,就回引自己当年参与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计划,鼓励葡萄牙在航天事业上进行投资,从而得到今日的成果。
2010年3月31日早上约11点10分,狄娜因子宫颈癌导致身体功能衰竭病逝,终年65岁,其死讯在翌日(4月1日)才被公开。2010年4月1日,其子马天如透过友人陈永康,向传媒发表以下一段说话。“我母亲梁帼馨,艺名狄娜,已于三月三十一日上午11时10分与世长辞。妈妈临走之前要我向传媒传达以下一段说话:‘刀枪能够杀人,笔墨可以救人,人类的社会因为有了传媒人类才真正沟通成为一个体系。试想过去人类的历史社会在未有传媒的时期,人类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人类的认知是如何单薄。各位传媒朋友,请继续你们有建设性的工作,只要你秉承良知,人类的社会就会因传媒而进步。我怀念你,我会在另一个世界向你挥手。’以上是妈妈的话,妈妈不愿意有任何公开的殡殓仪式,她想大家记得她生前的‘谈笑风生’,而不想大家看到她死后的‘木无表情’。”
狄娜素有“奇女子”之称,时至今日,香港人仍然以“狄娜”作为麻将牌里“二筒”的代号,不过狄娜对此却不以为然,多次表示“这仅是香港这种保守的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揶揄”。
狄娜1962年加入电影圈,曾拍摄风月片。在1975年息影前,狄娜拍片共54部,包括了杨权导演的《七擒七纵七色狼》和《横冲直撞七色狼》。
1972年拍邵氏风月笑片《大军阀》,有裸露镜头,在当年十分哄动。
1968年,狄娜与来自中国大陆的前运动教练马益彰结婚,为的是证明自己的正义感,不羡财富名气,1972年离婚。 她的离婚事件,据当年的“八卦杂志”所报道,与李志中及刘家杰有关。当年的《明报周刊》更把刘家杰“狂追”狄娜的新闻炒作得很厉害。
狄娜曾未婚怀孕,并于1969年2月诞下女儿马天如。马天如长大后,在22岁进行长达7年的变性手术,成为“男性”,洋名 Michael,现居于欧洲,有女朋友,尚未结婚。马天如变性的新闻,曾在香港的娱乐周刊报道过。1999年,狄娜的前夫马益彰澄清与马天如无血缘关系。
参与的电视节目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