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宗庆后,男,
出生年月:1959年8月
籍贯:浙江杭州
娃哈哈集团
职位:董事长
荣誉: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以70亿美元净资产名列内地榜首位,位居全球富豪榜103位
公司总部:浙江杭州
主要行业:饮料、童装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
2003年5月“非典”疫情结束后,宗庆后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将大批饮料送到零售终端,从而使销售实现了16%的年增长,全年销售额近百亿元。“娃哈哈”的童装产业,经过1年多发展,现已拥有800多家连锁店。
当“非常可乐”在1998年推出时,人们都认为它会撑不了多久,但几年过去,宗庆后扭转了人们的看法。
“如果中国13亿多人,每人买一件我的产品……”,这个容易遭到嘲笑的梦呓,宗庆后做到了。在中国,娃哈哈产品已达到全国年人均消费10瓶以上的数字。2003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宗庆后却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他很早就看到了大趋势:要搞国际化、学习跨国公司,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资本国际化。1996年,宗庆后拿出盈利最好的5间工厂,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达能、百富勤51%股份。
引进外资的时候,宗庆后强硬的坚持主导权。在外资要求控股时,宗庆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牌子不变,董事长位子不变,退休职工待遇不变,45岁以上职工岗位不变。
在对跨国公司管理模式、营销手法的学习问题上,宗庆后很注意结合娃哈哈自身优势的运用。娃哈哈高层团队极其稳定又十分开放,十多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但很少有海归空降或猛然改革机构,也没有实行被不少中国企业奉为经典的时髦的品牌经理制度。
一句话,在向跨国公司学习的过程中,宗庆后是一个典型的“拿来主义者”。
在中国称得上企业家的人群里,宗庆后可能是最勤奋的一个。一年365天,他有200天时间奔赴市场一线考察。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创下了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的纪录。
这种勤奋精神来源于过去的艰苦磨难。由于祖父是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父亲也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解放后宗庆后家庭非常贫困,兄妹5人,父亲找不到工作,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一份微薄的工资度日。初中毕业后,宗庆后到了舟山马目农场,在一望无际的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才回到杭州,入校办厂做推销员。此后的将近10年里,他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郁郁不得志。
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的时候,已42岁。宗像一个工作狂,风里雨里骑着三轮车去送货,最小的一笔生意仅赚了一块钱。
在与小学生们做小生意的时候,宗庆后发现,小孩子零食吃多了以后,食欲大为下降,很令家长头痛。宗灵机一动想出了“儿童营养液”的主意。1988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推出后,在全国迅速窜红。几年后,宗庆后杀入纯净水市场,获得了更大的胜利。
“跨国公司是纸老虎”,宗庆后偶而也放大言。在与跨国公司达能同行的8年中,宗庆后为什么没有被干掉,反而地位越发稳固?宗的回答是:“关键是你能不能赚钱。投资都要讲回报的,你做的比他自己做挣钱多,他当然愿意让你干。”
1998年当选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代表。
1999年浙江省食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8年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会长;
1997年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1996年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常务理事。
宗庆后祖父是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父亲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1949年后,宗庆后家庭非常贫困,兄妹5人,父亲找不到工作,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工资度日。初中毕业后,宗庆后到舟山马目农场挖盐,晒盐,挑盐。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入校办厂做推销员。
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的时候,已42岁。宗骑着三轮车去送货,最小的一笔生意仅赚了一块钱。
1988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推出,迅速窜红。
1991年,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三个月将其扭亏为盈,第二年销售收入、利税就增长了1倍多。
1996年,娃哈哈的产品扩展到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瓶装水的三大系列。
1996年,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兴办了5个企业。
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
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娃哈哈童装展示发布会,迈开多元化的第一步。
2002年底,娃哈哈已在浙江以外的22个省市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2002年,娃哈哈共生产饮料323万吨,占全国饮料产量的16%。
2007年,与法国达能集团进行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诉讼战。
固执的宗庆后坚信使自己成功的那一套经验和规则,而对于主流企业理论不屑一顾。曾有人问: “娃哈哈制定了什么战略?”宗庆后说:“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去考虑八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
宗庆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市场一线跑。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宗庆后至今不参加包括高尔夫在内的任何体育休闲活动。
在宗庆后看来,“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盈利是企业家的天职,所有的品牌打造及营销设计都是建立在“盈利是可见的”这一前提下的。率先使用了“实证广告”,广告语没有文化品位和艺术性,但对受众有煽动性,能直接拉升销售业绩。
娃哈哈高层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但很少有海归空降或猛然改革机构,也没有实行品牌经理制度。
创立的独特的联销体销售模式,将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3万-4万个二级经销商和娃哈哈绑定在一起。这一极度的“封闭式销售”架构(即经销商之间划区而治,互不串货,违反者会遭严厉处罚,乃至取消经销商资格),使得其经销网络保持了非常稳定的价格体系。再加上宗庆后在成本和分销体系上的严格控制,保证经销商都有钱赚,因此维系了忠诚的经销商队伍。
每年数十亿元的饮料促销与配送都由一个市场中心来完成,这也是一种高效集中的市场管理动作模式。万一环节脱钩,很可能会导致崩盘。对待经销商的管理也比较严格,一是始终采取保证金制度,坚持先款后货的原则;二是要求经销商专心一意做娃哈哈,不得做别的同类品牌;三是对窜货砸价等违规者处罚决不手软。
2003年底,宗庆后说。“要保持娃哈哈的龙头地位,必须现在就认真去做一些多元化的事情。”
早在2002年5月,娃哈哈迈出了多元化的第一步:童装。原预计年销售额很快能达10亿,并能借势进入休闲装、男装和女装领域,但到2003年,童装公司产值仅1。73亿,利润2000万。
宗庆后眼中,娃哈哈真正的多元化项目,是日化。这是目前大众消费品领域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蛋糕。娃哈哈计划推出“洗发露、沐浴液和护肤霜等”产品。
宗庆后对日化的关注,已有两三年。他说,日化领域尽管竞争激烈,但“国外的大牌公司可能也达到顶峰了”,“该是国内的企业进行反攻的时候了”。
在宗庆后眼中,一个即将成熟的市场,比一个亟待培育的市场更有进入的价值;而最好的跟进方式,是改变过去的游戏规则。
宗庆后常常说,给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毛泽东。宗庆后认为:“你去看看中国现在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而且是专制的。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而且开明。”娃哈哈集团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业内也盛传“买一把扫把都要宗庆后签字”。
宗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至今,他仍喜欢用“朱批”的文件来下达命令,有时亲自撰写每月的销售通报,并在考察市场时直接用电话指示下属迅速行动。有人见到其下属经理的一份报告,其开头第一句话是:“根据您的指示……” 。
宗庆后强调, 2000年前,娃哈哈100%算是国有的。“国家其实一分钱都没投。”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员工从政府手中买回了娃哈哈集团55%的股份,娃哈哈实现“全员持股”。其中,宗庆后占股30%,高级管理层5%,员工20%。46%的股份由杭州市上城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
曾有人算了账:按娃哈哈总资产66亿(近期数据)计,宗庆后的个人资产已达19。8亿。娃哈哈内部的说法,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许多。
媒体披露,在仍属于国有控股的娃哈哈集团之外,宗庆后及其家人以离岸控股的方式建立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控股多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甚至出现交叉持股现象。目前,在娃哈哈40余家非合资公司背后,已查出由上述这10家离岸公司直接投资非合资公司达26家,在娃哈哈非合资公司体系中举足轻重。而这些非合资公司也为其带来巨额的利润。
娃哈哈新闻发言人单启宁表示: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已向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公司董事会辞去合资公司董事长职务。
2007年6月7日,上海,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的职务。达能集团任命合资企业现任副董事长范易谋临时接替董事长之职。
1987年组织开发出儿童营养液,并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1年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了娃哈哈集团。1994年以来,先后在涪陵、宜昌、广元、红安、靖宇等地投资建厂。1998年,推出了娃哈哈非常可乐系列碳酸饮料。
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8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88亿元。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年产饮料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及与之相配套的制罐、制瓶、制盖等辅助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6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连续8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
娃哈哈十八年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超40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十八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60余亿元;投资建厂30余家。
国务院520家国家重点企业
“娃哈哈”为中国驰名商标
连续三年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连续三年获’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
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全国工商企业信用评级AAA级信用单位
2001-2005连续五年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娃哈哈瓶装纯净水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
娃哈哈果汁饮料为中国名牌产品
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
2005CCTV我最喜欢的中国品牌
中国当代商业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合资冲突。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集团、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5家合资公司,但亚洲金融风暴后,百富勤将境外股权卖给了达能,使达能升到51%的绝对控股地位。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但由于国家商标局的反对,双方改签了“阴阳合同”。正是这样一份合同,成为日后双方争端的焦点。“达娃之争”也在2007年达到顶峰。
达能认为宗庆后在与达能合资之后,私自设立了40多家与合资公司有竞争关系的非合资公司,同时利用可合资公司的销售渠道,而宗本人在这些非合资公司里都有股权,最高的能达到70%以上。宗庆后此种行为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
从4月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开始遭遇达能并购衍生的“口水战”到后来宗庆后辞去合资公司董事长职务,两家过招频密并开打“诉讼战”。
达宗之争的关键就是宗庆后成立的这些“非合资公司”是否对达能与娃哈哈的合资公司商标权和合法利润造成了侵害。
2007年6月,达能向美国加州洛杉矶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恒枫贸易、杭州宏胜、宗馥荔和施幼珍(宗庆后之女、之妻)。
2007年11月,4家达能的公司在维尔京群岛和萨摩亚群岛向两个当地法庭提出诉求,后由法庭签署法令,要求以托管公司托管方式,临时性托管并冻结包括恒枫贸易有限公司、荣辉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娃哈哈离岸公司的资产。据了解,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被指定为英属维尔京群岛8家离岸公司的托管公司,而另一家独立于毕马威之外的公司被指定为美属萨摩亚群岛2家离岸公司的托管公司。
2007年11月底,在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之后,达能为实现和谈要求暂停。
2007年12月16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在京宣布,以娃哈哈集团工会的名义在山东潍坊以“损害侵权”为由,起诉法国达能公司,索赔1000万元。娃哈哈集团工会将在全国各地起诉达能方面的持股公司,并通过“资产保全”申请,全面冻结达能及旗下MYEN PTE LTD、乐维投资公司的财产,目前这一申请已在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获得裁定。法院已冻结了达能在潍坊两家与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全部股权资产,价值918万元。由于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合同中有仲裁条款的限制,双方约定只能接受国际仲裁,因此娃哈哈集团虽然是股东,却无法在国内提起类似诉讼。 但达能终究百密一疏。娃哈哈工会作为小股东代表,不受相关仲裁条款限制,可在中国境内单独提起诉讼。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