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格格 - 个人简介
曾格格青年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德力西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中国敦煌艺术剧院特邀艺术家6岁起随父习笛,后师从何维清教授。10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马宝山教授。1987年赴内蒙古参加中国艺术节,她精彩的表演获得好评,被誉为“小神笛”。大学期间师从著名笛子大师赵松廷教授、王铁锤先生、张维良教授。2001年毕生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作为华人世界的顶级笛箫演奏家,曾格格的艺术足迹踏遍世界各地。1993年把失传千年的玉笛,玉箫搬上舞台,演奏著名的敦煌千年古曲《伊州》《箫韵》。被海内外观众爱称为“千年玉笛第一人”“玉笛圣手”。2001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天上人间》。向人们展示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最新结合的开始。向全球的华人展示了民族音乐的创新。使“新民乐”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认知。
曾格格 - 演艺经历
曾格格
1994年赴澳门演出《敦煌乐舞》
1995年赴香港演出《敦煌乐舞》
1995年参加文化部春节歌舞晚会演奏《伊州》
1995年赴台湾首演协奏曲《貂婵》
1996年赴澳门举办两场《名家名曲音乐会》
1996年曾格格担当领衔主演之一的《敦煌乐舞》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1997年由台湾任诗杰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个人专集唱片《春潮》
1998年春节,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演奏《春江花月夜》 ,《大胡伽》。她极具东方的美妙的演奏风格,给欧洲和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8年3月赴英国演出,在英国巴比肯音乐厅表演笛曲《鹧鸪飞》 、《三五七》,埙《阳关三叠》、箫《傍妆台》 。
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表演《踏春歌》。
1998年赴
曾格格
日本东京、日立、大坂、神户、仙台等城市巡演。
1998年10月赴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参加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表演《踏春歌》。
1999年春节二次赴维也那金色大厅参加“新春音乐会”演出。
1999年2月赴德国、丹麦、瑞典巡演。在伯林爱乐音乐厅表演《春到香江》 。
1999年赴韩国参加中、日、韩三国大型歌会。表演《牧歌》 。
1999年9月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等十几各城市巡演。
1999年与冯晓泉共同开创推广“新民乐”。
1999年获文化部颁发中央直属团体—演奏奖。
1999年赴韩国巡演,在汉城国立音乐厅表演《洪湖水》 。
19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迎澳门回归大型音乐会。
2000年参加文化部春节歌舞晚会演奏《世纪风情》 。
2000年春节赴澳大利亚DalingHaber及悉尼歌剧院演出《雪山》 、《雨中花》 、《世纪风情》、《踏春歌》等新民乐作品。
2000年赴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等国家巡回演出。
2000年9月赴美国林肯会议中心表演《牧民新歌》。
曾格格2000年10月赴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龙凤呈祥》专场音乐会。
2000年10月底赴南非SUNCITY[太阳城]参加“手拉手大型演唱会”。演出[OURASIA]在约翰内斯堡演出《千年相约》、《世纪风情》。
2000年11月在日本东京举办8场“新民乐—冯晓泉曾格格专场音乐会”。
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天上人间》。
2001年应邀成为中国德力西集团形象代言人。
2001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表演《天上人间》、《雪山》等新民乐作品。
2001年9月赴日本东京艺术剧院演出《雪山》。
2001年10月赴希腊参加为中国喝彩大型综艺晚会,在雅典卫城希罗德古剧场与希腊乐团合作演出《雪山》、《SPEAKTOME》。
2001年出版发行首张中国新民乐唱片---《天上人间》。
2001年赴西班牙巡回演出。
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表演《逍遥自在》 。
2002年底赴澳大利亚慕尔本、悉尼参加[手拉手大型歌会]。
200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表演《因为爱》 。
2003年参加广西民歌节,表演《天上人间》、《太阳出来喜洋洋》。获最佳编曲奖。
2004年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花满天》 。
2004年5月赴印度演出,表演《天下一家》 、《天上人间》。
2004年8月在北京颐和园参加迎奥运演唱会。
2004年9月赴朝鲜平壤演出。
2004年9月赴山东曲阜参加“孔子文化节”大型演唱会
曾格格 - 个人评价
曾格格《天上人间》是由中国新民族音乐的领军人物,也是一对年轻的音乐人夫妻冯晓泉和曾格格推出的,这是他们的第一张新民族音乐的专辑,虽然《天上人间》并未在市场上全面铺开,但文化部组织到日本演出的以该光盘曲目为主要演出内容的音乐会,连演8场,场场爆满,引起了强烈反响,由著名的保利集团牵头筹划在国内公演的音乐会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天上人间》的大获成功,更加强了夫妻俩要将中国民族新音乐推向世界的信心。对于什么是民族新音乐,冯晓泉的解释是用现代的音乐语言和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来诠释中国音乐。流行的音乐元素、旋律上的民族色彩、乐器组合上以中国器乐为主并兼收现代流行音乐配乐方式是新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因此可以说是融民族、古典流行于一体的三体合一。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管乐队,也可以是电声甚至有伴舞和歌声。冯晓泉认为,目前的民乐演奏家大多数只是在舞动乐器,而没有表达思想,比如笛子、唢呐,经典的曲子就那么几首,谁吹都一样,一闭眼听都听不出来是谁在演奏。一个受欢迎的演奏家应该用乐器表达对当代生活的看法。就像作家是通过书一样,照搬前人的演绎方式只会令中国民族音乐处在固步自封的境地。世界音乐语言是三合一:民族、古典、流行。而中国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惟一途径就是加入世界流行的音乐元素,就像电影《泰坦尼克》里的音乐,民族乐器苏格兰风琴在音乐背景中显得那么动听,中国人外国人都觉得好,冯晓泉说,我特不喜欢中国搞民族音乐的人成为古董。我希望能发展,有新的元素,让世界的人都承认。我们不能停留在父辈的舞台形式上,就必须学新的,反过来演绎古典的东西就会更好。作为一个成熟的音乐家必须博采众长。同行有的认为是在革命,但并非标新立异,只有对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都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做出这种革命性的音乐。有趣的是,目前对这种新音乐最好的表达人是冯晓泉的妻子曾格格。演艺圈里幸福的婚姻屈指可数,而冯晓泉和他的妻子曾格格可以说是既幸福又美满的一对。丈夫冯晓泉的名字已为人们所共知,妻子曾格格是著名的青年笛箫演奏家,被人们称为“千年玉笛第一人”。当初他们的结合被喻为“龙管凤笛巧姻缘”,在圈内曾传为佳话,而今“婚龄”已不算短了,夫妻俩看起来都是一副纯真活泼的样子,看起来朝气蓬勃的,没有一点婚姻的“沧桑感”。说起他们的“秘诀”来,夫妻俩都说,是民乐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而对民族新音乐的孜孜追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有声有色。《天上人间》里的所有曲目都是以曾格格的专业笛箫为主演绎的,冯晓泉作为制作人和作曲同时也吹起了自己的专业乐器唢呐上阵。其中又加进了电子琴、打击乐等流行音乐元素。同时在舞台表达方式上,夫妻俩也做了突破,再也不是坐在板凳上机械地演奏,而是载歌载舞、配合形体动作的表演。曾格格认为,现在的艺术是视听艺术,老百姓希望看到演、奏,不是单纯的演奏,为此夫妻俩基本上为一支曲子做一身衣服,都是自费,像去年春节晚会上夫妻俩表演的民族大团结乐曲“踏春”时,采用的就是很现代的舞台形式。近年来,冯晓泉和曾格格两人经常一同出现在舞台或电视屏幕上,同唱一首歌或同奏一支曲或你吹他唱,忙得不行。虽然为了推广他们的民族新音乐奔忙不已,令人艳羡的是,无论在哪里里演出,他们总是在一起。
曾格格 - 与冯晓泉:比翼齐飞
冯晓泉与曾格格冯晓泉 中国著名音乐人,歌手,作曲家,新民乐开创者。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自1999年起,开创民族新音乐即新民乐,大力推广民族音乐之创新,并出任央视海外中心文艺部(新民乐)栏目音乐总监。2001年央视春节晚会,冯晓泉与曾格格表演的《天上人间》走进了千家万户,打动了海内外亿万观众,从而揭开了民族音乐新的篇章。从《中华民谣》到《霸王别姬》,从《冰糖葫芦》、《秋水长天》到《壮志飞扬》,再到《天上人间》,冯晓泉、曾格格这对乐坛伉俪成为当今流行乐坛里集创作、演唱、演奏、制作人为一身的全能型音乐人,更是新民乐的发起人及开创者,他们的作品备受亿万中国观众喜爱,他们的成长故事也被乐坛传为佳话。
感受父亲严厉的爱
冯晓泉是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华民谣》的词作者;曾格格是北京人,青年笛箫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冯晓泉6岁起便随父亲冯永兴先生学吹唢呐。父亲介绍说,晓泉四五岁时就显现出音乐天赋,那时他每天在练习唢呐时,晓泉在地上玩儿,可他吹的曲子,包括小间奏什么的,晓泉都能记住。父亲非常高兴,于是在冯晓泉6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晓泉吹唢呐,一练就是五年,晓泉学会了43首独奏曲,包括难度很大的《百鸟朝凤》。1981年晓泉10岁的时候,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晓泉赴京那天答应父亲,25岁谈恋爱,30岁结婚。但很快,晓泉的诺言就被迎面而来的女孩曾格格打破了。
爱情打破恋爱诺言
曾格格,本名曾昭斌,和冯晓泉一样也是六岁起开始学习乐器,同是父亲为启蒙老师,并考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吹奏乐,但她比晓泉小一届。晓泉是曾格格的大师哥。由于冯晓泉的学业非常优秀,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2年,晓泉参加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获得了金牌。1985年,他又被评为“北京十大优秀文艺工作者”,他是其中最年轻的,才14岁。老师经常把冯晓泉当做榜样来教育其他同学,曾格格对晓泉的印象也非常好。晓泉也爱听格格吹笛、箫,一听就是大半天。很快,两人就开始恋爱了。
格格慧眼识《中华民谣》
早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毕业时,冯晓泉就已经开始写歌了,在1988年、1989年,国内流行歌曲的创作正处于一个低潮。晓泉考虑打开一个新思维,晓泉一连写了几首歌曲,特别是那首《中华民谣》,他非常有激情地写了好几个晚上,当时《中华民谣》并未被人们接受,还是格格认准了这首歌,一段时间后,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晓泉也从此声名远扬。 1992年,晓泉大学即将毕业,对于这位优秀的毕业生,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歌舞剧院、中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都表示想要他,最后,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刘文津把晓泉留下了。
夫妻同台天下闻名
1993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晓泉和格格携手来到婚姻登记处登记,领取了结婚证。结婚后,晓泉一心搞创作,写出了一批曲子,如《冰糖葫芦》、《稻草人》、《苦涩的歌》等。随着人们对民乐喜爱的回潮,晓泉的作品终于得到很多同行的肯定和观众的欢迎。1994年,由冯晓泉作词、作曲的歌曲《中华民谣》获“中国十大金曲奖”、中央电视台“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1996年创作的《冰糖葫芦》又获“1996中国十大金曲奖”,并成为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唱歌曲。而格格也毫不落后。1993年,她应敦煌艺术剧院邀请参加“敦煌鼓乐”,第一次把千年玉笛、玉箫搬上舞台,被誉为“千年玉笛第一人”。1994年春节,她又录制了《浔阳遗韵》,被誉为中央电视台经典之作。冯晓泉和曾格格不仅在国内巡演推广新民乐,还在新加坡、日本、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5场专场音乐会,推出《雪山》、《雨中花》等众多优秀作品,使他们成为中国民族新音乐的领军人。他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大厅、悉尼歌剧院等音乐圣殿的表演震撼了观众,让所有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