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宜康 |
---|
(台湾)政治人士
|
---|
性别: | 男 |
---|
政党: | 民主进步党 |
---|
籍贯: | 江苏省 |
---|
出生: | 1963年11月14日 (1963-11-14) 学历 |
---|
|
经历 |
---|
|
段宜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苏省,台湾的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员、前民进党新潮流系总召。目前为民进党中央执行委员。
段宜康在大直国中、成功高中毕业后考取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国际关系组,在大学时期参与台大大陆社而参与学生运动。兵役后担任民主进步党早期机关报纸“民进报”总编辑林浊水助理,后又出任立委洪奇昌、卢修一、叶菊兰联合助理。1992年段宜康前往台南市,担任立法委员洪奇昌台南市服务处主任;高植澎于1993年代表民进党参选澎湖县长补选时,段宜康又前往为高植澎辅选,高植澎当选澎湖县长后,段宜康出任其特别助理。
1994年段宜康代表民进党参选台北市议员,并且于1998年高票连任。段宜康在担任台北市议员期间,与同党议员江盖世、李建昌合组“盖健康质询小组”,被认为是问政最为犀利的质询小组之一。2001年段宜康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但2004年因民进党配票操作失误,以1400票之差在意料外败选。
段宜康为少见支持民进党的外省人,曾经参与“外省人台湾独立促进会”的发起,并且于1997年认识台湾教科书辩论时担任辩论代表。段宜康曾于1996年直言民进党有“福佬沙文主义”的倾向(但他也知道不少外省人有更深的省籍歧视),被视为民进党进行后续修正的推动者。2006年,为配合民进党中央“解散派系”政策,辞去新潮流系总召一职。
段宜康与中国时报关系良好,此点遭到一定的诟病(但段宜康的言论也有被统媒曲解过)。相较泛绿内部,泛蓝视其立场属于中间路线。由于常有配合泛蓝批判党内的言论,被民进党支持者视为“炮口向内,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而被列为“十一寇”之一。[来源请求]
2006年被列为十一寇不到3个月,和郭正亮发起“容忍运动”,提议党中央严厉处分参与反贪腐游行的党籍公职人员。
由于许多反扁人士的言行及双重标准已经连浅绿都看不下去,因此所谓十一寇大多与反扁者划分界线;当段宜康争取2008年立委候选人资格时,他把自己跟陈水扁谢长廷的照片摆在一起,表示自己是“陈水扁站台第一站”、“府院党大会师”。
他的竞选广告说他是‘坚持’。
由于民调结果倾向段宜康,因此已经确定台北市第五选区由段宜康代表泛绿参选2008年立法委员选举;而同样争取泛绿立委参选人资格的黄适卓也已经接受此结果。但最后于是次选举中,败给了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林郁方。
而后段宜康明确表示,拒绝担任国民党执政下的监委,也表示民进党人物绝对不能担任监委,以免替国民党背书或被国民党虐待。
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