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亚洲研究院(旧称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前任大中华区总裁兼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他因过去的雇主微软和Google在2005年的法律纠纷而成为公众的焦点。李开复生于台湾台北市,祖籍四川省。目前李开复居住于北京市。
经历
1972年至美国田纳西州Oak Ridge就读中学,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1988年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98年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首任院长,2000年出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李开复最初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当时排名全美第三的法学系,和现今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系,而后由于个人喜好,转读计算机系,最终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李开复将负责其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当天,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和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9月13日,美国金县高等法院就李开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案做出裁决:李开复可以立即为Google工作,但工作范围将受到限制。这一限制在2006年1月的庭审之前一直有效。12月22日,微软公司终止了对Google以及李开复的诉讼。微软公司、李开复以及Google公司就他们之间的诉讼,已经达成非公开协议来解决各项问题,各方对此协议都表示满意。2009年8月5日,李开复向自己的老板Google工程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正式提出辞职。2009年9月4日,Google大中华区正式宣布李开复离职。 2009年9月7日上午,李开复宣布创立创新工场,其商业模式极为备受质疑,一方面收集他人创意却不让创意发起者参与商业项目,另一方面也项目也没有明确的项目服务群。
成就
在位于匹茨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任助教期间,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被“商业周刊”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
在校期间,李开复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李开复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在加盟Google之前,李开复博士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微软的客户。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情结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到中国演讲两周。他到了很多高校介绍经验。
李开复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已经改为我学网。现在活跃在网站社区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开复、社区最有价值专家,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希望能以这个网站为平台,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我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和中国的学生们建立友谊,和大家一起交流成长的经历和心得、探讨人生规划和发展。当你遇到挫折时,能以度量、勇气和智慧帮助你渡过难关。”
从2000年起,李开复陆续发表了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其中分别谈到了做人要有诚信,如何从优秀到卓越,选择的智慧,新世纪的人才观等等。
著作
- 《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年
- 《与未来同行》,人民出版社,2006年
- 《一网情深》,人民出版社,2007年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
相关网站
- 我学网 - 开复学生网
- 开复和他的学生网 - 新浪博客
- Google 管理层李开复介绍
- 开复的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