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蒙古语:;?inggis Qaγan;Чингис Хаан,1162年-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可汗,蒙古族,蒙古帝国奠基者、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名铁木真,氏孛儿只斤,姓奇渥温,乞颜(起延)部。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选拔、拥护自己的三哥。征服金朝后,拖雷去世。
个人生平
早年
成吉思汗的父亲为其乞颜部的酋长也速该。他的名字铁木真之由来乃是因为在他出生时,乞颜部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敌对部族,名为铁木真·兀格的勇士,根据当时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若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的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遂因此而来。传说成吉思汗在出生时,手中拿着一血块,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铁木真小的时候,他和扎木合结拜为兄弟。后来他父亲遭塔塔尔族的人杀害(怀疑被毒死),身为长子协助母亲带领弟妹躲避杭特山区内逃避塔塔尔族追捕长达数年,自此形成他刚毅忍辱性格。成年后,铁木真之妻被抢,而他也落荒而逃至扎木合处借兵报仇。自此两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铁木真提拔非贵族年轻人为将领的行为引发扎木合不满,最终导致决裂,扎木合还伏击偷袭铁木真的部队。
讨伐生涯
在铁木真努力之下,他的部族再次强盛起来。塔塔儿部首领蔑兀真笑里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将军完颜襄约克烈部王罕和铁木真联合出兵进攻塔塔儿,塔塔儿部大败,蔑兀真笑里徒被杀。铁木真遂被金朝封为“札兀忽里”,即部落官。1201年,铁木真联合王罕,击败札木合部。并于次年全歼残余的塔塔尔人,忆起少年时几遭塔塔尔所害,遂将多名塔塔尔士兵下油锅油炸,手法残忍震惊蒙古诸部族。
在1202年,王罕骗铁木真赴婚宴不成,联合札木合夹击铁木真。这是铁木真经历的最为惨烈的一仗。他一直逃到贝尔湖以东才避过一劫。并在当年秋天突袭王罕驻地,三天之后完全消灭了克烈部。王罕逃到鄂尔浑河畔之后被乃蛮人杀死。而其子桑昆则逃到库车,被当地人杀死。在1206年,扎木合被叛变的将领送到铁木真之手,扎木合请死,铁木真杀了他。尔后,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众部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并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海洋的大汗)的封号,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此后,蒙古人开始扩张版图,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后进攻金国,在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金迁都汴京,蒙古军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国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正当金国危在旦夕时,中亚的花剌子模与蒙古结怨,成吉思汗急于报仇,在1219年亲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时。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先后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及许多国家,又派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向钦察草原扩张。
病死及疑团
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攻西夏。1227年七月,在蒙古军围困西夏首都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一说灵州),终年66岁,死后葬在不尔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难河源头(Onon River)的地方,其死因至今众说纷纭,《元史》记载:“(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坠马跌伤”。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称成吉思汗是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马可·波罗游记》称成吉思汗被西夏人的毒箭所伤,不治身亡。而其真正的陵寝至今尚未被确认其位置。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着的蒙古包式建筑宫殿,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的四次大祭。
麾下大将
呼和浩特的成吉思汗纪念碑
- 四犬:哲别、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
- 四骏: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
- 博尔济、耶律楚材
- 二勇将:术忽台,乎术勒答儿
家庭
父母
-
- 也速该,铁木真父亲,从塔塔儿族手中夺走斡额伦,最后被其毒害。也速该死后,族人离散,令铁木真一家被逼过著流离生活。
- 斡额伦,铁木真母亲
兄弟
成吉思汗陵
-
- 合撒儿,斡额伦所生,名字意思是“哈巴狗”。曾因为通天巫阔阔出与之不和,挑起他与铁木真发生争执,最后在诃额伦责备下,铁木真才肯罢休,后人称此事为“掏乳救子”。
- 合赤温,斡额伦所生
- 帖木格,斡额伦所生
- 帖木仑,斡额伦所生
- 别克帖儿,速赤吉勒所生,后来被铁木真所杀。
- 别勒古台,速赤吉勒所生
妻妾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个斡儿尕(原意为毡帐,后来指宫室)中,以其正妻孛儿帖地位最高。
- 第一斡儿尕:
- 孛儿帖皇后
- 忽鲁伦皇后
- 阔里桀担皇后
- 脱忽思皇后
- 帖木伦皇后
- 亦怜真八剌皇后
- 不颜忽秃皇后
- 忽胜海妃子
成吉思汗陵前的牌坊
- 第二斡儿尕:
- 忽兰皇后
- 古儿别速皇后
- 亦乞列真皇后
- 脱忽思皇后(与第一斡儿尕第四人同名)
- 也真妃子
- 也里忽秃妃子
- 察真妃子
- 哈剌真妃子
- 第三斡儿尕:
- 也遂皇后
- 也速干皇后
- 忽鲁哈剌皇后
- 阿失仑皇后
- 秃儿哈剌皇后
- 察合皇后(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 阿昔迷失皇后
- 完者忽都皇后
成吉思汗陵前的雕像
- 第四斡儿尕:
- 公主皇后(金岐国公主,卫绍王四女)
- 合答安皇后
- 斡者忽思皇后
- 燕里皇后
- 有秃该妃子
- 完者妃子
- 金莲妃子
- 完者台妃子
- 奴伦妃子
- 卯真妃子
- 其他:
子女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成吉思汗有六个儿子,按出生顺序为
- 术赤,孛儿帖所生,
- 察合台,孛儿帖所生,
- 窝阔台,孛儿帖所生,
- 拖雷,孛儿帖所生,
- 兀鲁赤,无后嗣,
- 阔列坚,忽兰所生。他虽然是庶子却很受父亲宠爱。后来他随拔都征俄罗斯的时候因箭伤而死。
有史载的成吉思汗女儿:
- 昌国大长公主,名火臣别吉(豁真别乞;火阿真伯姬,伯姬:音译,本作别乞。),孛儿帖所生,嫁给昌忠武王孛秃。笔者倾向于作火阿真伯姬解释:伯,长也,伯姬即长女,这样兼顾音义。《元史·本纪第一·太祖》:帝欲为长子术赤求婚于汪罕女抄儿伯姬,汪罕之孙秃撒合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谐,自是颇有违言。《圣武亲征录》也作“汪可汗之孙秃撒合亦求上公主火阿真伯姬”。
-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坚,孛儿帖所生。
- 赵国大长公主,名阿剌海别吉,孛儿帖所生,嫁给赵武毅王孛要合,无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间以及逝世以后,她以监国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列传第五称载她“明睿有智略,车驾征伐四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咨禀而后行,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
- 郓国公主,名秃满伦,孛儿帖所生,
- 阿儿答鲁黑,孛儿帖所生。
-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给亦都护巴而述阿儿忒的斤。
成吉思汗陵区牌坊
相关史料
- 《圣武亲征录》:“圣武”是成吉思汗的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的简称。该书记载了他一生征战的事。
- 《史集》:波斯史学家撰写。
- 《蒙古秘史》
- 《元史·太祖本纪》
- 《蒙鞑备录》
评价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评价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 刘乐土在《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度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 英国学者莱穆在《全人类帝王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比欧洲历史舞台上所有的优秀人物更大规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够衡量的人物。他所统率的军队的足迹不能以里数来计量,实际上只能以经纬度来衡量。”
-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
- 《华盛顿邮报》评价,“成吉思汗是拉近世界距离最伟大的人。成吉思汗极完美地将人性的文明与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
中国人或蒙古人的争议
据2000年代人类学家宣称,中亚各国估计有500万人皆是成吉思汗后裔子孙。
外蒙古过去是清朝的一部分,其于北洋军阀内战时期宣布独立为今天的蒙古国,当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发布声明未予承认,而且外蒙大活佛哲布尊巴丹及王公上层曾一度宣布取消独立。因此,关于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国人,目前存有不同的观点。
蒙古语字母拼写的成吉思汗名字
有一种观点认为成吉思汗(元太祖)是中国人,通常对其给予正面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建立人毛泽东在其诗词《沁园春?雪》中评点中国历代有为君王称其为“一代天骄”,这一称誉在民间亦广为流传。这种说法认为蒙古诸部落在其形成初期即臣属于统治中原的金朝,而金朝自侵占中原后排斥南宋并以传统中原正朔自居。而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征服南宋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的朝代之一。即使在今天,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占全世界蒙古族人数约67%。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是分散的部落,无所谓的蒙古族这种提法的。只有在他建立蒙古帝国后,蒙古族才真正形成。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成吉思汗其实是以中国的侵略者的面目出现,他被人极其继任者在逐步的侵吞金国和南宋期间对中国长江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有巨大的毁灭性破坏。此一观点认为宋朝时的蒙古是中国以外的一个国家,而由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开创并灭终宋的元是中国亡国、中国人被奴役的一段历史,因为当时的汉化的女真人、南宋的汉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最低,被定义为社会的最底层。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同时认为不能用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蒙古族因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而被官方认定为中国人之一来论证当时的蒙古人是中国人,否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说法。被蒙古人统治过的尚有今日之俄罗斯、中亚诸国、印度等地区,今天这些国家并未将蒙古征服者视同本国历史上的英雄。
也有许多人认为,蒙古从忽必烈(即元世祖)建都北京开始自认中原正统。施行汉法并建立元朝,自称大元皇帝,因而忽必烈及以后的元朝皇帝依历史规则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而元世祖即位称帝后又学习汉人,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元太祖。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游牧部落人在13世纪,由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创建了世界最大版图的国家-蒙古帝国。这个国家向西占领到中亚、西亚、甚至东欧,向东也占领了原来属于金朝的华北地区。1260年蒙古帝国分裂后,其中由忽必烈管辖的部分,将政治中心迁入中原,随后占领了原属南宋的华南,最后建立了元朝。与此同时,原来蒙古帝国位于西亚、中亚及欧洲一带的部分开始独立成为四大汗国,与元朝走向了不同的发展路程,直至衰亡。蒙古人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就走向了分裂。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到了清朝前叶,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17世纪方分别加入清朝版图。至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才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今蒙古国),这样形成了独立的、以蒙古人为主体的国家。而内蒙古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毛泽东搞出来的,之后顺理成章的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其中的居民也变成了中国的蒙古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相关网站
- 走进神秘莫测的成吉思汗陵墓
- 三联生活周刊:成吉思汗陵墓的亘古之谜
- 访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
- 影响成吉思汗决策的两个外族人:耶律楚材丘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