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鲁班是中国春秋末叶时期一位著名的工匠,他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的师祖。鲁班并非其本名,只是其流传最广的称呼,其真实姓名众说纷纭,到现代已难以查实,依古籍记载有公输班、公输盘、公输般等,有些古籍则尊称鲁班为公输子。据说鲁班出生于鲁国的一个世代大家族——公输族,由于他是鲁国人,又被称为鲁班或鲁般,到后来,鲁班这称呼流传得最广,产生了多人误解他姓鲁名班,其真实姓名则稀为人知的现象。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四十年后隐居于历山 (位于现今济南市东南,又名千佛山)。卒于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以后。
由于在中国流传着许多他对建筑、木工等行业贡献的传说,被认为是他设计的工具、建造法则,被沿用至今,是以鲁班被后世奉为工匠的祖师,为中国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称三行1)工匠们敬奉的先师,以示尊崇。除此之外,戏班亦奉鲁班为师。
除了被视为师祖外,鲁班在中国更被神格化,说他出生时群鹤云集,满室异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民间流传众多关于鲁班巧艺的传说,奉他为神仙。
因此鲁班又有鲁班仙师、公输先师、巧圣先师、鲁班爷、鲁班公、鲁班圣祖、鲁班祖师等称呼。在中国各地都建有鲁班殿2,或鲁班庙。
|
鲁班是其流传最广的称呼,甚至被人误解为其姓名,其真实姓名已难以确认,且众说纷纭,大至而言鲁班姓公输,名般、班或盘,因他是鲁国人,是以被称为鲁班或鲁般。
以下为其出现在古籍中的几种姓名。
会有以上情况出现,据说是因为古代“般、盘、班”三字通用的缘故。
另外鲁班也与孔子、墨子等人一样,有“子”的尊称。在《墨子·公输》及《孟子·离娄》中都称其为公输子。
明朝午荣等人编的《新镌京板工师雕镂正式鲁班经匠家镜》,通称《鲁班经匠家镜》一书中,卷一“鲁班仙师源流”记载:“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
关于鲁班生于何处,未见有书籍明确记载。最近,据任继愈等考证,鲁班故里当在山东滕州3。
鲁班的很多发明事迹都是传说,并无正式的史书记载。
相传他当年发明云梯攻城,但未派往战场采用,而被墨子于模拟战打败。传说他发明了滑翔机,使人可以在空中掠过城墙。据说中国锯子、墨斗、钩强、曲尺(弯尺)、古代大门扇上用来装饰及敲门铺首也是鲁班发明的。
后人为了歌颂鲁班,把许多著名建筑物都说成是鲁班修造的。例如河北省洨河上的赵州桥本是隋代大匠李春设计与修建的,但是民间流传是鲁班所修造的,民间流行歌谣:“赵州桥来,什么人修?赵州桥呀!是鲁班修,什么人从桥上过呀!是财神爷推车压出一道沟!”
另外明清时一些文人著书,书名冠以“鲁班”两个字。例如《鲁班营造正式》实际上这是一本《营造正式》,还有《匠家镜鲁班经》、《新刻京板工师镂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鲁班经》等。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
“钩强”也称“钩拒”、“钩巨”。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
据说是一种以竹木为材的战事侦察工具。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 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以下是鲁班发明锯子流传甚广的传说之一,作者不详,近代有人以这传说认为鲁班是运用“仿生学”的先驱: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拼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4,手被划伤了。鲁班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规矩,即圆规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