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1459年—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山西太原(今太原市晋源镇)人。
王琼是太原王氏后裔[1],定居于汾东柳林(今太原市刘家堡)。王琼的伯父名永寿,明天顺年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名永亨,成化年间任隆庆知州,始建新第于县城东街。王琼是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他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特别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间的五年中,因执掌兵部,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传、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五年之中,受如此“加官恩典”,在明代历史上也是少见的。王琼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称赞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运河)三年,“敏练著称”;二是“任人唯贤”,任用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功在边陲”,自嘉靖七年至十年的四年中,从延绥到宁夏,直至河西走廊嘉峪关外,王琼总制这明代“三边”数千里边防,使西北“边境益靖”。因此,历史上称他和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
嘉靖十年,王琼回京任吏部尚书。第二年,七十四岁的王琼病逝于京任所。谥恭襄。他曾主编《漕河图志》8卷,是现存最早的有关京杭大运河书志。另有《双溪杂记》、《晋溪奏议》、《北边事迹》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