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1818年—1876年),姓瓜尔佳,字博川,盛京正红旗人,中国清代晚期的政治人物,自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845年中进士,入工部当官,太平天国军北伐时,许多北京一带的工匠逃走,他被调至在北京设立临时的巡防处作事。1854年升作工部员外郎,1855年升郎中,1858年升为内阁学士同年以军机大雚行走,次年正式升为军机大臣,英法联军之役,咸丰逃往热河,文祥协助桂良及奕?与各国进行交涉,其后参与了总理衙门的成立提案。1861年的辛酉政变肃顺等一党败后,他上奏提议两宫垂廉听政,其后受到重用,到死前一直担任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之职,并曾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等职位。
他被认为是勤勉正直的一位政治人物,为官廉洁,私下生活也很仆素,在晚年十多年中对于自强运动的推行,以及与西方的外交事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在死前不久,光绪元年(1875)上《密陈大计疏》指出:“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认为这样的制度,清帝国“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第一次议论吸取民主宪政制度的精神,改进本国的施政。
外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