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1]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雨村、墨庄,李化楠长子,清代绵州(今中国四川绵阳)人,大学问家、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聪敏好学,治学广泛。与堂弟李鼎元、李骥元其称“绵州三李”。曾官考官司员外郎。李为官清廉,后客死扬州,死时一贫如洗,友人合资以葬。友人吴山尊挽李调元联:“百金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
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喜欢诗画并著有《万善堂稿》、《石亭诗集》、《石亭文集》,[2]而则李调元醉心饮食文化,在父亲所著《醒园录》基础上撰写成《醒园食谱》,全书记载烹调 39种、酿造24种、糕点小吃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等共121种。今四川罗江有李调元纪念馆,电影《天下第一筵》亦提到李及其对川菜的贡献,但错将《醒园录》的作者张冠李戴于李调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