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易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等,世称“南海先生”。家为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清代“碑学”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写成的《广艺舟双揖》(亦名《书镜》),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祟汉魏六朝之碑,对后世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好吟咏,以余事为诗。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康有为生于专制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号召维新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得李提摩太牧师协助,坐重庆号到上海海面,再由英国领事馆职员协助在上海海面转船到香港,再由香港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民国以后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逝葬于青岛[1]。辞世后遗体曾暂厝李村枣儿山,1948年正式安葬与青岛,翌年10月举行康有为迁葬和墓碑揭幕仪式。
身后
文革期间康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保皇派,墓地被红卫兵掘开,并把其带有白发之颅骨游街示众,幸由守墓人再把其遗骨重新收拢;1985年12月27日再迁迁墓与立碑至崂山区中韩镇大麦岛村北浮山南麓的现址,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思想
康有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近年对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存在着较大争议。由于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后各派人士的自述常常出于政治宣传目的而颇多不实,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
家庭
康一生共有6位妻妾:
- 元配张云珠,生下5个女儿,1922年去世。
- 二太太梁随觉(生有3女1子)。
- 三太太何旃理。
- 四太太市冈鹤子。
- 五太太廖定征。
- 六太太张光。
共有有6个子女(一生共有12个子女;真正长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
- 长女康同薇,元配张云珠所生,嫁与麦仲华,共生育子女十一个,次子伟曾与女倩曾早殇,长子麦健曾,三子麦僖曾,十女麦像曾,十一女麦任曾(任职北京医学院)。
- 次女康同璧,元配张云珠所生,嫁与罗昌,子罗荣邦,女罗仪凤。
- 六女康同复,嫁与潘其璇,共生八个子女,长女潘庆端,长子潘庆贽,次女潘庆慧,三女潘庆昭,次子潘庆亮,四女潘庆乐,三子潘庆光,四子潘庆圭。
- 七女康同环,嫁与何永乐,育有子女三人,长女何康德,次女何康仪,幼子何康乐。
- 八女康同琰(殁)。
- 长子康同篯,妻岑德静,共育有二子一女,长子佑德,女佑宁,幼子佑明。
- 次子康同凝(继与弟有溥),妻庞莲。
参考/注释
- ^ 但上此为正史所述;另有二说:慈禧太后遣之杀手下毒毒死(理由未见充分)与被国民党特务下毒毒害(未见有记载考证,康氏后人自述)
《百年家族—康有为》王明德。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ISBN 957-0411-38-4
外文参考资料
- HOWARD, RICHARD C., “K’ang Yu-wei (1858-1927): His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and Early Thought”, in A.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294-316 and 382-386 (notes).
- HOWARD, RICHARD C.: The early life and thought of K’ang Yu-wei, 1858-1927 (1972). Ph.D. Columbia University.
- KARL, REBECCA and ZARROW, PETER (Hg.):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 –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2002).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sp. pp. 24-33.
- THOMPSON, LAURENCE G.: Ta t´ung shu: the one-world philosophy of K`ang Yu-wei (1958).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esp. pp. 37-57.
- ZARROW, PETER: “The rise of Confucian radicalism”, in Zarrow, Peter: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2-29.
- W. Franke, Die staatspolitischen Reformversuche K‘ang Yu-weis u. seiner Schule. Ein Beitrag zur geistigen Auseinandersetzung Chinas mit dem Abendlande (in Mitt.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Bln. 38, 1935, Nr. 1, S. 1–83). –
- R. C. Howard, K‘ang Yu-wei (1858–1927): His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and Early Thought (in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Hg. A. F. Wright u. D. Twitchett, Stanford 1962, S. 294–316). –
- K‘ang Yu-wei. 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Hg. Lo Jung-pang, Tucson 1967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Monographs and Papers, Bd. 23). –
- G. Sattler-v. Sivers, Die Reformbewegung von 1898 (in Chinas große Wandlung. Revolutionäre Bewegungen im 19. u. 20. Jh., Hg. P. J. Opitz, Mchn. 1972, S. 55–81). –
- Chi Wen-shun, K‘ang Yu-wei (1858–1927) (in Die Söhne des Drachen. Chinas Weg vom Konfuzianismus zum Kommunismus, Hg. P. J. Opitz, Mchn. 1974, S. 83–109). –
- Hsiao Kung-chuan, A 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K‘ang Yu-wei, Reformer and Utopian, 1858–1927, Seattle 1975. –
- Kuang Bailin, Kang Youwei di zhexue sixiang, Pe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