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名 | 产品取名 诸葛神签 | 公司测名 | 中华风水 百 家 姓 | 网络域名 | 个性网名 | 历史今天
公司起名 | 起英文名 个人测名 | 测英文名 | 测 八 字 阴 阳 历 | 姓名学堂 | 名字趣闻 | 现代命名
藏 头 诗 | 历史今天 查 名 人 | 经 纬 度 | 看 吉 日 粤语发音 | 字典频道 | 词典频道 成人改名
设计图章 | 贴    吧 找 同 名 | 查 生 日 | 公司查询 成语频道 | 诗词频道 | 谜语频道 现代命名
 
 
 综合分类 >>
   位置: 逸名网 >> 逸名资讯 >> 名字趣闻 >> 名字趣闻 >> 正文
“国庆”名字
2009-9-29 13:52:00  来源: 未知 

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地一样,南京的报纸很多,但我看报纸的时间却很少了。近来,因为《金陵晚报》邀请我在上面开设了“盗墓史话”专栏,故而有心细看了一下。我发现,该报上的“与共和国同龄”系列活动颇有意思,找出了许多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在10月1日出生的“国庆”、“建国”来。

如果在明代,大概就不会有“张国庆”、“李建国”了。因为,朱元璋是禁止在名字用使用“国”字的,自然“国庆”不起来,也无法“建国”。

避讳,是中国传统姓名文化的需要。如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世”、“民”、“世民”,均是不能用的。如当朝的著作郎“邓世隆”,只能叫“邓隆”。而有个叫“邓万世”的东汉人,,到李世民做皇帝时也得改名为“邓万”,不能奏章、典籍中出现“世”字。但有时同名同姓就不方便避讳了,怎么办?避讳掉整个姓名,如有一个叫李世民的京兆伊,封敦煌公,当时的书面、口头语中,仅称“敦煌公”。

但,这里要说的,并非是为当朝皇帝、权臣避讳的需要而禁用某个字,而是朝廷以“红头文件”下发的,规模性禁用字。如果要算那类因避讳个人名字而禁用的字,各个朝代加起了就太多了,我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千字。

在一般人看来,一些不吉利的字才会禁用。如在元代,忽必烈当皇帝(元世祖)时的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四月,曾出台了一部《表章定制体例》,规定在给皇帝的表章中,禁止使用167个汉字:病、苦、杀、灭、减、凶、祸、倾、颓、毁、哀、愁、死、丧、泪、布、、暗、罢、败、暴、奔、、崩、弊、别、摈、病、剥、播、残、藏、惨、化、极、沉、尘、出、休、除、祥、辞、徂、摧、荡、享、飨……这些字被禁,就是因为是“凶字”。

“忽必烈禁字”事件中的禁用字,也是中国历史上禁用数量最多的一次,此事见于《元典章》(卷28)。不要说167个汉字,就是十六七个字不让用,也太难了。比如“享”,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不好,享受嘛,但元时文人认为,“享,祀也”,不吉利。

为了不用禁用字,臣下只好用其它字替代原字的意思,但一百多个字,而且都是常用的,怎么替代啊,汉籍大臣(实际这馊主意本来就是汉籍文人出的)和民间均叫苦不迭,甚至连皇帝本人都觉得不便。

到忽必烈孙子(铁木耳)的儿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当皇帝(元仁宗)时,便放宽了一些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十一月,作出调整,“休、祥、极、化等字不须回避”。三年后的八月,干脆彻底解禁。

到了明代,朱元璋当皇帝了,禁用字也不少。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布衣皇帝,但怪癖不少,对封建礼教极为讲究,讲究到了苛刻的地步。据《明太祖实录》(卷52),为了不乱人伦纲常、国朝体例,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指示礼部议定:天、国、君、臣、圣、神、尧、舜、禹、汤,文、武、周,汉、晋、唐等字,不能在人名中出现。

朱元璋禁用的理由是,这些字与以往国号、圣人相犯。凡是名字中已有出现的,也不得使用,要统统改换掉。朱元璋的“金口玉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赶紧改名,如吴国祯,改名为“吴祯”、丁国珍改名为“丁玉”、冯国胜改名为“冯胜”,等等。

现在司空见惯的是,10月1日“国庆节”那天出生的孩子,往往起名“建国”、“国庆”什么的。而“大跃进”运动开始时,则起名“跃进”;“无产阶级文革大革命”开始时,便叫“文革”。原来,明代时民间也曾有如现代这股起名时尚,给小孩起名字喜欢“傍大”,欲沾国家的光、名人的光、宝物的光。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当时“小民不知避忌,往往取先圣,先贤、汉、唐、国、宝等字以为名字”。

朱元璋觉得,这种起名时尚不太好,不知尊卑长幼,有违人伦道德,“宜禁革之”。如果你在朱元璋当皇帝时,就别想给孩子“建国”,也别想叫“国庆”了,这都是禁止的,叫叫“大庆”还有可能。

顺便说一下,“建国”这个名称组合,在元代也颇为流行,如当时的城门名亦如现代一样,取名“建国门”,据说此意多取自《易经》卦文。

“建国”、“国庆”用不了,那民间就在“太”、“大”、“师”、“官”这些“好字”上做文章,于是不少望子成龙心切、光宗耀祖猴急的家长,便将自己的希冀掺进了孩子的名字当中,出现了诸如“张大官”、“李太师”一类名字,且蔚然成风。朱元璋觉得这也不妥,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十二月,他又出新规定,军民人等“不用作太孙、太保、太师、待诏、大官、郎中等字为名,”并要求礼下发“中央级文件”,重申他的意思。

在明朝,除了朱元璋,其他皇帝对臣、民的姓啊名啊什么的,也多在意,还有一段趣闻是这样的。据《汇考》(卷46)《引六书正义》云:“嘉靖间,南昌府进士哀贞吉对策进呈,世宗以‘哀’为不祥,举笔加之,赐姓衷。”

明世宗,就是差点让宫女勒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哀贞吉”,这三字放在一起确实别扭,既然“哀”了,又能“吉”到哪?朱厚熜在“哀”字中间加了一竖,虽然说是信手戏弄,但确实大吉大利了。哀贞吉不只没觉得委曲,反而高兴得合不上嘴,能得到皇帝的赐姓,在过去是天大的荣耀,家门大幸。于是姓“哀”的宗人相庆,全都改姓“衷”了。如果有姓衷的朋友,你应该想想了,你的祖上说不定就姓“哀”呢。

人名禁用字某字,既不是朱元璋的首创,也非元朝蒙古人的发明,在历朝几乎都有过。

如在北宋末年,朝廷也曾禁止过人名中出现某些字。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封建皇帝中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作为一个文人皇帝,或许对字更为关注。据《容斋续笔》(卷4),在赵佶当皇帝的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5年),他便曾禁止人名中使用以下8个字,分别是:龙、天、君、玉、帝、上、圣、皇

这8个字,在中国人的名字中出现的概率是很高的。如“龙”,叫“大龙”、“金龙”、“宝龙”的人特别多,有不少还喜欢取单字,如港台大明星成龙,仅取一“龙”字入名,这事如果让赵佶知道了,肯定要惹祸的。也许是自己觉得荒唐吧,在禅位给儿子赵桓之前的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七月,赵佶主动将这8个字解除了禁令。



更多>>
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发现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通知逸名网。
联系电话:027-82831088 82822002。
历史 发生的事

 
Copyrights © 2009 una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逸名网 当前版本:V3.2
法律顾问: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 王煜 律师  
技术支持:武汉逸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27-82831088 82822002
ICP备案:鄂ICP备05015700号